在新课程实施后,评价一堂语文课,应该从哪些方面着眼,标准是什么?通过我校语文教研组共同研讨,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:
一、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
语文知识的多少,对语言的分析、判断能力的强弱,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好坏。语文学习要与生活相联系。
二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
作为教师,要舍得放弃自己的“主角”地位,不能“包办”,生怕学生自己“吃不饱”。教师的任务和作用正如课程标准所言,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,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”,一堂好课,应该是教师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,重视学生“学什么”,“如何学”。
所以,一堂课如果仅仅是老师在忙碌,而学生很少参与,老师的水平再高,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没有得到发展,这样的课就不能称之为好课。
三、教师的主导作用
一堂好语文课,最关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,新型课堂教学还要体现师生的互动性,课堂不是一滩死水,不是剧院,不是独角戏,而是一湾灵动的溪流,是茶馆,是大合唱。教师是主导,是组织者,是参与者,是评判者,学生是课堂的主人。
四、教学过程不断创新
在每一堂课上,师生进入教室,都有一种创新的激情与愿望。师生思想上的碰撞与互促,使课堂不断出现创造的火花,教学的效果得到持续的升华。
总之,一节语文课的好坏,不在于课前准备多么辛苦,也不在于课上讲得多么卖力,而在于学生从课上学到了什么,理解是多少,是否和预期目标想一致。